“喜憨儿洗车中心”创办人曹军与孩子们聊天。
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珊珊
去年8月,位于深圳梅林的“喜憨儿洗车中心”全面开始试营业,这是全国第一家为智障孩子就业创建的洗车中心。截至目前,已经洗了8000多辆车。
“喜憨儿”是心智障碍者的昵称。“喜憨儿洗车中心”创办人曹军,是一位智力发育迟缓孩子的父亲。经过十多年的挣扎与思考,他下定决心要推翻“喜憨儿是社会负担”的观念,构建他们善良阳光的形象。而这个梦想的具体落实,就是为喜憨儿创建一个梦想庄园,让他们在这里工作、康复、养老。
洗车中心,只是这个庄园的一部分。
不要把孩子打扮成叫花子
曾经,曹军最害怕凌晨三四点醒来。漆黑的夜,睁着眼睛,他满脑子都在想:“等我死了,溥溥怎么办?”
有时候看了各种父母绝望时亲手杀害自己的“喜憨儿”的报道后,曹军更加心痛。他不敢想象儿子衣衫褴褛流落街头的样子,害怕有一天悲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“很多喜憨儿父母都想过这个问题。”
“但是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,不是一无是处,有自己的价值,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。”曹军说,喜憨儿憨厚可爱心地善良,不争利不抱怨,脚踏实地纯真无邪。作为一名父亲,他深深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,坚决不愿意把孩子打扮成一个叫花子,他有他的价值,我要让他的价值体现出来,赢得社会的尊重。
让孩子体现价值赢得尊重
但是,如何才能体现喜憨儿的价值呢?擅长于“大运动”的儿子溥溥给了他灵感。
“折纸叠花这样的精细活儿做不了,擅长清洁、种植这样的大运动。”曹军说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溥溥特别爱给车冲水喷泡沫,这让他灵机一动:为什么不先从洗车开始做呢?带着这种想法,曹军辞去了工作,开始了漫漫调研路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福建、香港、台湾走了一遍后,又去了日本和韩国。凡是听说喜憨儿就业做得好的,他都去看了。
回深后,曹军联合几位喜憨儿家长成立了“喜憨儿洗车中心”,首批招聘了9名喜憨儿,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,分别安排到冲水、喷泡沫、吸尘、擦车、刷轮胎等环节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孩子很快乐,做得也很仔细。
“我总是告诉孩子们,要挺直腰板接过客人的35元洗车钱,这是你们应得的。”曹军说,虽然洗车中心地处上梅林,有些偏僻,但是每天要洗40多辆车,多的时候,一天要洗80多辆。不少“回头客”们甚至绕路过来洗车,冲的就是喜憨儿的细致认真,不少人还和这里的喜憨儿成了朋友。
这种专门为喜憨儿创建的就业模式,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团组来参观学习。同样慕名而来的,还有喜憨儿的家长。曹军的文件夹里,满满的全部都是家长们登记的信息。
康复和就业相结合的庄园
洗车中心的一角,有个园艺中心,里面摆了上百盆琳琅满目的盆栽。院子里,还有一个几十平方米的蔬菜中心,青菜辣椒长势喜人。这些是不能参与洗车的喜憨儿亲手栽种的。
“针对不同类型的喜憨儿,我们会想方设法创造适合他们的工作。”曹军介绍,不能洗车的,可以种花,不能种花的,可以种菜。“总的原则就是扬长避短,发现他们的长处,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工作。”
对于喜憨儿来说,快乐地工作也是一种康复训练。洗车中心的喜憨儿们,在这里学会了时间概念,学会了自己坐车上下班,以及和客人交流。
专业康复训练这一块,曹军交给了喜憨儿之家的主任黄艳。黄艳曾十多年执教于特教领域,是位经验丰富的特教老师。
“所有的课程,都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,不断探索反复验证,为他们量身定做的,都以社会适应为目的。”黄艳介绍,在这个大方向下,中心设置了短期目标,包括认知、益智、书写、理解表达和大运动等等,训练喜憨儿们同事协作、日常生活技能、时间概念等方面的能力。
除此之外,为了帮助和解决员工技能操作能力,曹军还按实际操作标准,自主研发了一个专供洗车专业使用的测评模块。这个模块以一般车型尺寸及其与地面间距为标准,建构模拟洗车运动所需范围,通过18宫格标线,了解被测评人员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范围。
“最容易操作和观察到的中间部分,分值最低,四个角相对来说最难,分值也最高。”曹军说,洗车中心现在一共有17名喜憨儿,刚来的时候只能完成模块中间5分的宫格。如今,他们中间70%的孩子可以完成6分甚至9分的宫格。
“我们定期测评,一旦发现他们的能力提升了,就会相应地优化康复内容。”曹军说,他乐意不断优化项目,因为,那意味着孩子们又进步了。
供稿:曹军 来源:深圳特区报
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:100034 电话/传真:010-66580064 电子邮箱:zhgzxbgs@163.com zbl47331@sina.com
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4 CAPIDR,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-1 网站建设:北京传诚信